生物学实验离不开抗体,例如免疫印迹(WB)、免疫组化(IHC)、免疫荧光(IF)、酶联免疫(ELISA)等等。而实验的关键在于抗体的选择,如果抗体选择不合理,那么实验的结果将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抗体实验周期长,退换货麻烦,而且抗体真心不便宜!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抗体,如何选择抗体呢?
首先,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通过查阅文献,查找使用过类似抗体的实验室进行咨询;
2. 询问本实验室的师兄师姐是否已经用过了适合您实验的抗体;
3. 检查抗体的克隆性、应用适应性、宿主物种和种属反应性等各种数据;
4. 查看供应商提供的图片和数据——数据是否可信、实验结果优劣鉴定?
5. 参考引用该抗体的任何论文和论文中数据的表现选择适合自己的抗体。
抗体选择
一、抗体名称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想要检测的目的蛋白与抗体识别蛋白信息是否吻合,注意中英文名字、别名等信息。某些蛋白具有多种不同的亚型,这需要在选择抗体之前确定要研究的蛋白亚型。还有些抗体由于其抗原选择的是不同蛋白亚型共有的肽段区域,是可以同时识别多个亚型的。
二、抗体的应用类型
其次我们要确定的就是我们需要抗体去做哪些实验。一般抗体说明书都列出该抗体经试验验证过适用于何种分析类型。
常见的使用抗体的实验:
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中需要进行固定一步,固定是为了尽量让细胞的形态结构维持和原有的一致。这种化学物质的固定使蛋白质变性凝固,与天然状态下的蛋白质有了一定的区别,但是又不同于WB中加热变性变成了线性的结构。因此在做IF/IHC实验中,最合适的抗体可以是纯化的重组蛋白得到的抗体,也可以是人工合成多肽得到的抗体(多肽是在蛋白质的表面)。
用抗体去结合生理状态下的蛋白质,因此IP的抗体最好使用纯化的天然蛋白制作的抗体来做,也可以用纯化的重组蛋白的抗体。不要用人工合成多肽制作的抗体,因为这种抗体识别的位点可能被深深地藏在了蛋白的内心深处。CHIP和IP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问题在于,如果抗体识别的表位和该蛋白质与DNA结合的部位一致,则会导致CHIP实验的失败。
流式细胞中分为两种,一种是活细胞的流式,这种最好采用天然蛋白或者重组蛋白的抗体来做,另外一种是经过固定之后的流式,和IF/IHC所用抗体一致。在做流式细胞中,我们有直接标记和间接标记,间接标记不如直接标记真实准确。因此我们选择流式抗体要采用带有荧光标记的抗体;如果研究的蛋白没有直接标记的抗体,那么就采用间接标记抗体,需要添加荧光二抗。
一般抗体说明书都列出该抗体经试验验证过适用于何种动物或人的标本,如:可以用于rat、mouse、human、pig、goat等动物的标本的实验。
应选择物种相同或有交叉反应的抗体,抗体可能与不同物种的同种靶蛋白有交叉反应,因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如果样本的种类未列入抗体说明书上的交叉反应种属表中,并不意味着该抗体不适用于检测该物种的蛋白,而只是表示该物种尚未用此抗体检测验证过,应通过序列比对的方法来预测交叉反应,可应用Expasy和NCBI BLAST来进行不同物种蛋白同源性比对。
将抗体的免疫原序列与想检测的物种的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如果重合比对结果重复度大于85%,那么两者可能会发生交叉反应效应(即使是比对得分大于85%,也无法完全保证抗体一定会识别)需要使用多个对照来确定该抗体是否与靶标特异地结合。
一般说来,在使用偶联二抗结合无偶联物的一抗时,一抗宿主动物的物种选择较为重要,对于免疫组化而言,尽可能选择与样本不同种系物种的一抗,从而避免二抗与样本内源性免疫球蛋白产生交叉反应。
例如:检测小鼠样本蛋白,则不应选择小鼠或大鼠源的一抗,最好选兔源的一抗,则二抗则可选择偶联了检测分子(酶、荧光素、生物素等)的抗兔IgG。目前商品化抗体里单抗主要是鼠单抗、兔单抗,多抗主要是兔多抗、山羊多抗等,其他种属来源抗体较少。
主要根据一抗来源种属而决定二抗来源,如果你的一抗是小鼠的单克隆抗体,二抗则选抗小鼠的二抗。
二抗是在其它宿主体内制备的能与一抗或一抗片段结合的抗体,二抗上通常连有酶或荧光素等标签。一个一抗分子可以同时结合几个二抗分子,从而使信号大大增强,提高了实验灵敏度。
针对不同的实验应用,需要考虑二抗所偶联的标记物,如HRP、Biotin、荧光素等标记物。WB与IHC所用的二抗,所带的标记物主要选择HRP和Biotin,而IF和FC应用可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选择不同荧光素标记的二抗,如FITC、Cy3、PE等。做WB最常用的二抗是HRP标记的二抗。